首页 > 2020年度《建言》刊物 >> 2020年度《建言》第4期
​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12-13 浏览量:270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末,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无序用水的影响下,黄河干流曾出现了罕见的断流现象。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和消耗率已达 86%和 71%,远超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缺水已成黄河面临的最大挑战。黄河含沙量高也给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不少困难。水资源是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省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是: 

(一)区域农业用水量巨大,灌溉技术相对落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经济开发最早面积最大的地区,然而流域内 75%左右面积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时间分配不均,水分蒸发量大,农业对水资源依赖极大。河南省 2018 年总耗水量43.21亿m3,农田灌溉27.36亿m3,占全省总耗水量的63.32%。尽管近年开始采用滴灌技术,但面积有限,灌溉用水的利用率相对较低。造成用水浪费的原因主要是黄河灌区较大部分为自流灌溉,采用大水漫灌等粗放灌溉方式,加之许多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渠道年久失修,跑、冒、渗、漏严重。

(二)区域生活和工业用水量急剧增加,用水浪费,万元GDP 水耗偏高。黄河沿岸的一些城市,如郑州、开封、新乡等地区, 工业及生活用水主要靠引用黄河水。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工业占比高,工业结构中以耗水量大的工业行业为主,使得大中城市的工业万元 GDP 水耗 40~140 m3,比先进地区高出了 3~4 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约 60%~70%,远低于国内发达城市的水平。水价相对较低,唤不起人们的节水意识,抑制了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先进工艺的推广使用,客观上助长了水资源的浪费行为。

(三)严重的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危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逐步发展,废污水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先前水质污染主要发生在枯水季节,而目前平水季节和丰水季节的水污染现象也有发生。氨、氮、石油、重金属、挥发酚等污染物质从支流扩展到干流。生活与生产水源混合布局,保护难度很大,过度依赖点源末端治理措施越来越难以满足流域环境保护需求。

解决黄河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既要从长远考虑,又要着眼当前,既要维修、兴建水利工程,增加流域再生功能;又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调配,厉行节约,合理利用;同时,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大力培育节水产业,极大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开源节流,科学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通过扩建和增建蓄水工程,增加调蓄能力,为枯水期增加可用水源,减少有汛期的大量水资源流入海中;对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环境允许的排放标准或污水灌溉的标准,加大污水资源化力度。

(二)大力推进农业工程节水和灌溉节水,建立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从工程节水与农艺节水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实施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对引黄灌区渠系工程从干渠到田间逐步实行渠道防渗,配套测水量水仪表,建造 U 型防渗渠的灌水体系,减少水损。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确定灌溉定额,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墒等技术。

(三)建立节水型生产体系,提升工业节水减排。完善供用水计量体系,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节能措施与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相结合,重点企业要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促进高耗水企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推进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推进火力发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建立节水型示范企业。

(四)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价,建立合理的水价制度。水作为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水价应真正体现水资源的价值,从而促进人们节水意识的增强、节水技术的改进和节水措施的落实。要利用经济杠杆,适当地、逐步地提高水价。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同步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及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五)培育节水产业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将用水精准计量、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利用等先进技术及设备,推广应用于绿色企业及绿色工业园区的改造示范工程中,推进节水技术、产品、设备使用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加大节水装备及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投入,降低节水技术工艺与装备产品成本,提高节水装备与产品质量。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培育节水产业。

(用于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 

 

作者:

张瑞芹 民建省委农业委常务副主任、郑州大学环境科学

研究院副院长


地址:郑州市德善街与邢庄北街交叉口 河南省民主党派大楼9楼      联系电话:0371-61231879      邮箱:mjjlch@163.com      豫ICP备13014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