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省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3-23 浏览量:206

省委省政府将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纳入我省“十大战略”,全省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生活、绿色制度一体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更有动力。但对于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过程中的河南来说,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转型仍存在不少问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仍需提升。二高耗能行业产能依然较大,企业分布集中,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较低。三环境质量和气候安全约束减排压力大。

为此建议:

一、推动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一是促进煤电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压舱石”作用。统筹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调整煤电的存量和布局。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支撑风电、光伏发展。二是加快提升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开发利用水平,支持新型电力体系建设。完善土地用地规划,降低非技术成本,强化支持政策。争取2025年,电力装机达到1.3亿千瓦,风电光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的主体,全省能源消费增量的50%由新能源来提供。以兰考农村能源革命试点为基础,推广农村新能源系统建设,完善新型分布式电力系统和零碳村镇建设。三是加大地热能开发利用,积极争取核电项目。打造豫北、豫中中深层地热开发集中连片,实现强制供暖区域的燃煤替代。探索地热+燃气+电能的利用新模式,逐步实现地热能工业化利用。加强南阳、信阳核电厂址资源保护,开展内陆核电项目前期研究,争取尽早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四是“十四五”期间,继续落实煤炭压减政策,管好高煤耗项目,加快能源领域电气化、智能化发展。鼓励燃煤锅炉和工业锅炉使用工业余热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外电入豫工程规划建设。

二、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优化存量经济。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产业的持续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的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推进经济增长低碳化。二是提高绿色经济增量。推动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绿色制造、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中的总量。三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减少能源资源浪费,尤其是推动无废城市及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工业固废、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农林废弃物、废纸、钢铁、再生有色金属的综合利用。四是降低地方经济对高耗能产业的依赖。通过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等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动高耗能行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新基建新经济,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开发和储备一是培育壮大新能源、储能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风机主机生产、光伏组件、锂电池、地热高效热泵等装备产业,持续建链延链强链补链,打造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二是推动新能源车的制造和消费,加快城市、高速公路及城市绿色物流园区充电站、充电桩和智慧管控系统等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三是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以交通领域氢能示范应用为突破口,发展氢能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和一体化布局,形成氢能产业集群。四是鼓励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和技术储备,支撑绿色经济发展。

四、发展绿色金融服务业,建立碳交易市场一是发展绿色金融服务产业。鼓励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创新,加大支持帮扶绿色低碳技术龙头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力度。优化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等政策措施。二是发展碳交易市场。积极向国家争取在郑州建立地方碳交易试点,积极推动中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推动中西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地址:郑州市德善街与邢庄北街交叉口 河南省民主党派大楼9楼     联系电话:0371-61231879      邮箱:mjjlch@163.com     豫ICP备13014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