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基础研究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其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的“活水源泉”。2021年,我国科研投入约2.8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14.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的占比为6.09%,较上年增加15.6%。在2022年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在此背景下,应积极建设支撑高水平基础研究的国际平台,完善支持基础研究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为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当前我国基础研究的基本特征
1.双力驱动,目标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
基础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科研和经济两个层面,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双力驱动”的特征,不仅有源自科学系统内部需求的动力,而且还有源自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动力。自20世纪以来,基础研究目标已逐渐从纯粹满足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索,转向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所以,在对基础研究进行管理时,必须要精准、系统掌握“双力驱动”的涵义及本质,以实现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避免两种动力相互分隔。
2.自由探索,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
基础研究具备艰巨性、长久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往往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越重要的研究突破,所需的时间也就可能越长。并且,基础研究的成本在逐步上升,所需的支持日益增多,重大科研成果通常是集体奋斗的“结晶”。21世纪以来,国内科研人员的数量几乎增加了两倍,同时此种增长趋势仍持续保持着。当前,大多数基础研究问题,通常需要高度的组织化团队、更加专业的科研设备,才可能取得重大的突破。
3.均衡发展,学科交叉成为关键突破点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基础研究所涉及的对象也更加复杂,由于现代科研领域的进一步融合与细分,使得大部分学科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当前,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基础研究正在打破相互间的界线,各学科正以科技前沿问题为导向重新集聚,学科交叉已成为未来基础研究的关键突破点。
二、支持基础研究的国际经验
俄、美、欧等国对基础研究都高度重视,虽然他们在基础研究支持方面各具特点,但整体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3点特征。
1.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成为共识
当前,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系统化部署基础研究工作且在关键领域进行科研攻关,建构国家竞争优势且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目标需求,已成为俄、美、欧等国在基础研究支持方面的共识。
2.各国基础研究的实施方式与差异
美国基础研究和各个联邦机构密切相关,无论是优先布局领域的确定,还是对基础研究的支持都将会内化成联邦机构达成自身使命的关键要素。欧洲各国重视对面向重大挑战及未来社会需求的研究资助,注重对重大的跨学科项目的资助以及跨部门间的协作联动。俄罗斯则是从国家层面着手对基础研究进行资助,从上到下、系统布局,整体化实施,并不断加强和友好国家的合作力度。特别是同中国的合作,自2019年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在基础设施、能源、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全面开花”,新兴领域与传统领域同步推进。至2021年,中俄两国的贸易额首次突破1400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其中俄罗斯十分重视与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跨国合作。俄罗斯一些知名的科研机构纷纷在中国开展交流与合作,比如,2022年,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创建于1990年,并且于1995年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当前拥有近4000名院士,其成员都是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过重大成果的专家与科学家,他们在学术领域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为中俄双方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支撑平台。
3.基础研究的侧重领域各有不同
俄罗斯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侧重领域以《俄联邦科技发展战略》为准,主要包含:人工智能系统、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高科技医疗、个性化医疗等卫生保健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先进数字技术、新材料、自动化;智能交通和通信系统。美国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始终强调为部门战略目标服务。但在新兴科技体崛起的冲击下,近年来美国的基础研究主要侧重于在能够形成“卡脖子”的芯片及半导体等领域。欧盟各国出于对共同目标及利益需求的考虑,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侧重于气候变化、生命健康、数字化等领域。俄罗斯则更为重视在全球格局巨变下自身发展的问题,所以其基础研究工作主要侧重在自身的短板和优势领域。
三、要完善支持基础研究发展的体制机制
1.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基础研究统筹协调机制
一方面,根据基础研究的特征,科技部门应将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布局摆在首要位置,组织企业、科学家及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全球科技前沿、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面向群众生命安全,共同研判科学前沿,把握核心科研问题,不断优化科研布局,改善科研资源配置,旨在合理解决各种“卡脖子”问题,同时争取在优势领域“领跑”。另一方面,基础研究通常涉及众多单位及部门,所以需完善基础研究统筹协调机制,形成研究合力。此外,还需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部际联席会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等机制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加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有关政策的无缝衔接。同时,需避免零散投入、重复布局,要推进科研经费集中于重点单位、重大项目、重要领域。
2.深化职能转变,完善基础研究经费管理机制
首先,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坚决取缔过于细化的预算科目。全面贯彻实施预算调剂权,允许科研项目负责人动态调整预算。从重视事前申报的合规性向事后高效监控转变,逐渐构建起“先支付、后还款”的资金管理体系。其次,明确科研经费的具体用途及性质,细分用于采购设备的资金和用于激励科研人员的资金。其中,用于采购设备的资金,需根据市场价格进行采购;用于激励科研人员的资金,可采取包干制,且允许直接向个人发放;用于会议等的会议费和差旅费,可采用包干制。最后,加快实施各项关于科研资金的“松绑”政策,督促有关部门不得随意“加码”,取消不科学的经费使用比例。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激励机制
在基础研究人员成长方面,环境保障和政策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基础研究人员所面对的制度环境直接决定着其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度。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需积极探索“与世界接轨的基础研究人才评价及待遇匹配的制度安排”;并且,还应重视与地方院校等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良性互动。遵循长期激励的基本原则,围绕增加知识价值构建的激励制度,不仅要体现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的高度统一,而且还要重视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的深度融合,更为关键的是要反映出奖励和惩戒并重的原则。兼顾普适性激励政策及个性化激励需求的制度体系,可以使得基础研究人员得到的回报和收入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尊重程度,与其科研成果为国家、社会、公众创造的价值完全相符。如此,可有利于提高各类人才参与基础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基础研究人才团队。
结语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场所,持续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已成为全球各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所以,一定要不断通过建设支撑高水平基础研究的国际平台,完善支持基础研究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不懈地推进基础研究,为科技创新创建良好环境,才能助力中国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强国。(作者:唐坚、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