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社情民意信息 >> 2021年优秀社情民意信息汇总
​流通环节种子安全应引起重视
发布时间:2021-09-28 浏览量:281

民建会员、漯河市郾城区规模种植合作经营人才协会秘书长春鹏飞说,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保障种子品种质量是事关我国粮食安全的“命脉”,而流通环节作为种子质量监管的最后防线,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影响着作物收成和农民收益,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危害种子安全的市场乱象及特征

近年来,假冒伪劣种子售卖行为屡禁不绝,给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特别是当前正值秋种时节,各地种子市场乱象频发,并主要以下方式特点呈现:

一是流动式推销。一些“忽悠团”“游击队”到各个乡村,打着国家补贴、专家讲座的口号,以小礼品和低售价为诱饵,向农民推销陈年积存、活性不强的劣质种子。由于河南省是种粮大省,此类现象较为普遍,尽管一些地方加大了执法监管力度,通过媒体进行了曝光,但大多限于扣押没收产品,没有更进一步的处罚,违法成本较低,对乱象滋生蔓延的遏制和震慑作用不强。

二是私售白包产品。部分种子公司、农场、种植大户,在同种子生产商签订代繁、授权等合同后,对生产的合同外富余种子和其他渠道获得的非法种子,不标生产厂家商标、产品标志及品种审定标志,仅辅以简易包装,以“示范用种”等说法进行私下贩卖。此类种子大多源于优良品种,加之购买一般有熟人推荐介绍,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价格相对较低,有的甚至仅有正品的1/3。同正规产品相比,此类种子由于缺少专业化的二次分检处理,在纯度、水分、芽率、净度等方面仍有一定欠缺,对粮食增产稳产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是套牌种子横行。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植物新品种审定条件放宽,部分审定品种数量出现了“井喷”式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同质化现象。由于部分品种具有相同的亲本来源,外形特征相似,肉眼难以分辨,一些种子生产经营者用滞销种子,或是混合部分畅销品种、未审定品种,套牌畅销种子销售获利。由于技术差异,大多套牌品种在抗性上同正规品种差距较大,特别在病虫害、干旱、水涝等极端条件下,产量和质量难以保障。此类套牌的侵权行为不仅扰乱种业市场秩序,也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构成了重大威胁。

二、流通环节种子安全现状及问题分析

    种业位于农业产业链的最前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今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强调,要推进种业振兴,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对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突出问题要重拳出击,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实际工作中,尽管小麦、玉米等主粮种子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品种质量不断提升,但由于一些售卖假冒伪劣种子行为隐蔽性强、违法成本低,种子品种真实性检测鉴定周期长、成本高,部分假种质良价廉等客观因素,对种子市场乱象的治理成效并不理想。

(一)群众防范意识不强。调研中发现,一方面,部分农村家庭中,由于年轻人在外地打工,家中种地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对“忽悠团”等入村推销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缺乏警惕,也不清楚如何辨别真伪,面对“促销”活动,有时贪图便宜,购买了劣质种子,导致利益受损。另一方面,一些种粮大户、散户并不排斥“白包”“套牌”种子,因为这些种子“假而不劣”,且由于没有研发环节投入,售价比正品种子要低很多,作为“买假者”,有的还与相熟的经销商形成了默契。

(二)政府引导能力欠缺。目前,绝大部分的种子推广活动为市场行为,一般由种子公司组织各级分销商、种粮大户、稳定客源开展良种推广展示活动。而政府主要依靠种子站组织开展良种推广展示,但由于经费不足,一些地方种子站的省市两级年拨付经费仅为10-20万元,难以保障试验田规模质量和推广展示活动频次,有的地方试验田里的品种只能分配不足2分地的种植面积,每年种子站仅能组织2-3次的推广展示活动,且规模小,参与人员少,特别是种植散户、一般农户参与较少,导致群众对各个品种的特性缺乏直观认识,加之近年来种子品种品牌数量增长较大,为农民科学选种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监管执法力量薄弱。一方面,机构改革以来,一些地方的执法队伍人员没有完全到位,执法设备配备较为滞后,内部职能分工不够明确,特别是部分执法人员为划转人员,在业务知识和执法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执法活动也大多是接到举报后被动开展,主动出击的不多。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市场上危及种子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缺乏系统科学的研判,对其特点规律把握不深,缺少有效的制约手段,特别是屡禁不绝的种子市场“白包”“套牌”乱象,严重影响着种子质量安全和种业健康发展。

(四)种子补贴流于形式。调研中发现,一方面,现行的普惠型良种补贴每亩约合10-20元,以农村分地标准为依据直接到达农民个人账户,由于补贴较少,激励作用不够明显。另一方面,多省区根据国家优质小麦标准制定了专项补贴政策,河南以每10万亩匹配种子补贴400万的标准向下分配推行指标,参考各地推广招标情况,此类种子到农户手中约合1.2元/斤。尽管补贴落实情况较好,但因其亩产不高,市场收购价仅比非强筋小麦每斤高0.1元,种植收益较中筋弱筋的高产小麦仍有较大差距,一些群众对强筋小麦的推广并不认可,有的将强筋种子直接卖给面粉厂,另行购买高产种子进行种植。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推广引导力度。一方面,依托各地种子站建立科学有效的省市经费投入机制,根据各省区审定和各地市流通的品种数量情况,有序扩大试验田规模,确保每个品种的试种规模科学达标。另一方面,完善良种推广展示活动的开展机制,通过增加活动频次,建立市、县区种子站和乡镇、村基层干部的组织参与机制,形成各级种子站、种子销售机构、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良种推广格局;同时,鼓励种子公司等销售机构在种子站指导下,依托官方试验田开展良种推广宣传,有效扩大推广活动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切实增强宣传效应。    

(二)深化市场整治,提升执法监管水平。一方面,加大对乡镇集市、农资经营门店、各级种子销售机构、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和网络销售平台的执法检查力度,对经营资质、品种、记录等进行查验,对经营种质进行抽检,尽可能杜绝未审先推、假冒伪劣和“白包”种子的流通;同时,建立有奖举报机制,向社会公布举报方式,保持打击假劣农资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探索建立上市销售前由经营者向监管部门提交拟上市经营种子品种DNA真实性的检验报告的机制,将种子品种的真实性监管纳入种子安全重点监管范围,彻底封堵“套牌”种子的上市销售路径,切实保障种子质量安全,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三)开展专项宣传,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讲解种子品种的种质特性、适应范围、厂家标识、市场行情、购买票据等常识,普及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品种审定查询、种子优劣鉴别等基础技能,引导农户到行业证照齐全的经销商门店购买正规、适宜的种子。

(四)改进补贴机制,放大良种推广效应。一方面,在专项良种推广中,可通过减少推广面积,提升单位面积补贴金额的办法,提升专项推广良种种植实效,争取群众认可支持。另一方面,建议各地依据国家、省标准,综合本级实地情况,及时调整良种品种范围,按照实际种植面积发放普惠性良种补贴,提高补贴标准,让农民在良种推广种植过程中切实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


地址:郑州市德善街与邢庄北街交叉口 河南省民主党派大楼9楼      联系电话:0371-61231879      邮箱:mjjlch@163.com      豫ICP备13014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