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建省委提交的集体提案 >> 2021年优秀集体提案汇总
​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网智能化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10-26 浏览量:408

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管网智能化建设的推进与实施关系智慧城市建设的“里子”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对智慧城市的获得感问题。当前,我省城市地下管网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未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与实现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目标不相匹配,亟需进一步改善与提升。

一、我省地下管网智能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智能化程度不足,改造工作落后。城市地下管线种类较多,分属不同权属部门建设、运营和管理,同种用途的又分不同权属单位,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无序发展的状况。在城市管线智能化建设,尤其是老城区和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中,协同建设的协调难度较大。机构改革后,城市规划职能划归自然资源部门,住建系统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缺少有力的监管手段,工作开展比较被动,导致管线智能化建设工作一直无法顺利推进。

2.现有管网问题多,智能化改造难度大。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较多城市管网材质逐渐老化,输水能力下降,漏损增加,影响城市供水和水质。随着城市交通负荷增大,部分管网被埋设在快车道下,加速了管网老损,形成隐患。极端天气频发与供水管网、人防工程、雨污水管道日常问题等形成交叉隐患,加大了危害力度。受道路保通、环保压力大和资金等问题限制,管网更新及智能化改造始终无法大规模开展,相关更新改造工作进展缓慢。

3.智能化建设成本高昂,资金来源困难。城市地下管网智能化改造一次性建设成本较高。以洛阳市为例,洛阳市建设城市生命线监测项目仅市区范围内总投资约10亿元。高昂的建设费用导致各产权单位投资积极性普遍较低。尤其是对各类地下管线智能化建设成本分摊及运营维护费用缺乏具体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强制各单位进行管线智能化改造难以实施。

二、进一步提升我省城市地下管网智能化建设水平建议

1.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推进管网智能化改造。地下管线数据是管线信息化管理最重要的基础数据。要尽快全面开展省域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探测普查工作,为地下管线智能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在管线摸排过程中,全面摸清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在管线摸排基础上,全面敷设示踪标识器等物联网设备,实现管网档案动态更新管理、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管网压力流量监控、管线及附属设施智能巡检、阀井漏气进水监测等功能,提高地下管线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管网智能化建设行业标准。要按照《“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管网智慧化应用要求,相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政府管网发展规划,制定标准规范,并通过建立数据标准规范、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标准质量保障体系、管理制度等保证数据交换的有效性,使数据中心能在不同的部门间更好地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3.培育智慧管网新型业态,探索公共设施投资新模式。发挥政府在统筹协调、总体规划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建设投资模式,加大政府与企业、社会资本交互融合力度,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参与的智慧管网共建共赢新格局。发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带动作用,强化市场导向和产学研结合,支持信息产业发展,吸纳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培育上下游智慧产业链,为智慧管网规划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源空间。

4.建立平台,整合资源,实现地下管网信息共享。加强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健全符合大数据时代的一体化系统数据共享机制,不断提升管网主管部门服务水平。建议选用国内成熟主流的管理平台,如国产GIS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物联感知、通信网络、计算存储、网络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资源,整合盘活存量,统筹规划建设各地市统一的管网信息化支撑体系,做优增量,实现资源的共建共用共享。

5.优选保障体系,为智能化平台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建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环境下自主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城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政务数据资源的自主、安全、可控。结合国家涉密网建设和系统安全的相关法规和文件,针对“多层次、多方面、立体的系统安全”架构要求,从物理层面、网络层面、系统层面、数据库层面、应用层面以及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构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安全控制体系。

6.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城市生命线智能高效运行。在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建立平台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实现各地市政务信息资源特别是管网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和微观管理职能。统筹考虑全省各市区之间、各部门以及管网权属单位之间的数据衔接与业务协同关系,明确牵头单位,分阶段、分领域有序推进智慧管网建设。加强智慧管网道德规范建设,建立维护智慧管网信任机制、约束多方主体行为的道德规范体系。构建智慧管网评价指标体系,对智慧管网各子系统的发展状态进行评估,及时诊断存在的风险与不足。


地址:郑州市德善街与邢庄北街交叉口 河南省民主党派大楼9楼      联系电话:0371-61231879      邮箱:mjjlch@163.com      豫ICP备13014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