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建省委提交的集体提案 >> 2022年优秀集体提案汇总
​关于加强非遗传承 打造中原文化高地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2-02-15 浏览量:242


关于加强非遗传承

打造中原文化高地的提案

民建河南省委会

 

在黄河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了很大的比例。近几年随着我省各地区对“非遗”的重视,不少古老的艺术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尤其是受到了年轻人的关注,但仍存在许多传承困难亟待解决。

一是“非遗”传承不能适应当代传播途径。许多“非遗”项目本身具有悠久的传承发展历史,是宝贵的民族文化源泉,但是许多老艺人由于自身技术手段限制,不能与抖音、快手、微信以及微博等当下传播形式结合由于无法有效结合新媒体,“非遗”老艺人们正逐渐消失于大众视野里。

二是“非遗”传承出现“断代”现象。许多“非遗”项目需要老艺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打磨,才能掌握其中的关窍,这样朴实的“工匠精神”正是当下社会缺失且急需的。以往依靠口口相传或师徒相授的传统继承方式,无法适应当代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习惯。许多“非遗”项目甚至出现后继无人、无法传承的痛惜现象。

三是“非遗”传承人缺少扎实的理论修养。很多“非遗”项目由于依靠古老的口授形式传承,一直以来缺少相应的理论和书面研究,如“河洛鼍鼓”“靠山簧”这类项目的曲谱和理论研究,并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书面材料,已严重制约自身的传承和发展。

四是“非遗”受到场地和资金限制,不能实现良性发展。“非遗”项目中有许多带有表演特色的种类,如“二鬼摔跤”“河洛大鼓”等,道具、展演、传习方面都需要固定的、便利的场所。目前大多数“非遗”项目散落民间,没有正规固定的场所来向社会展示和传承       

为此建议:

一是打造聚合平台,做好结合转化。建立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中心,科学确定记录标准,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记录成果进行数字化记录,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和其他公用服务平台的互通互联。尝试对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抢救保护和数字化展示,通过“互联网+科技+非遗”的手段,展示非遗、讲好非遗故事,加强记录成果的转化利用。

二是让“非遗”传承拥抱互联网。“非遗”传承人开展公益课堂,聘请新媒体资深人士给“非遗”传承人传授现代传播媒体知识和实操,如建立正规认证的抖音号、快手号,以及开通微博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以二维码的形式实现网络传播。

三是“双驻”(驻校园、驻社区)形式推动“非遗”传承。科学系统整理“非遗”项目,让“非遗”项目进驻大学,借助高校优质资源为“非遗”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教学支撑,利用高职高校资源集智聚力融合共生“非遗”项目进驻社区,让更多的老百姓感知“非遗”、了解“非遗”,为“非遗”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是“双进”形式传承“非遗”,推动文旅多样发展。“双进”即“进景区”和“进礼品店”,把优秀的“非遗”项目引进景区,为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展示、实践、表演的平台,让游客在游览同时对“非遗”也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达到宣传、推广“非遗”的效果助推“非遗”项目制成礼品,例如:皮雕、三彩微雕、董氏梨膏糖、剪纸、三彩壁画、牡丹瓷等,使“非遗”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古老的“非遗”项目“活起来”。

五是推广“非遗会客厅模式”。许多带有表演性质的“非遗”项目需要专业正规的培养和训练,对场馆专业的要求。建立“非遗会客厅”不仅能把大量散落民间的技艺搜集整合,而且也为民众提供了一个稳定良好的公共文化场所,真正发挥其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六是促进“非遗”项目产业化,实现文化经济的双赢。利用现代高科技制作工艺,适当提高“非遗”产品生产率,增大产品产出,实现较为高效生产模式,走产业化路线。

七是加强对年轻非遗传承人的培育。在高职院校增加非遗方向专业,建立奖励机制,鼓励青年人积极投入非遗文化传承,使年轻的大学生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

(执笔人:张颖政 民建洛阳市委秘书长;秦爱花 民建洛阳市委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地址:郑州市德善街与邢庄北街交叉口 河南省民主党派大楼9楼     联系电话:0371-61231879      邮箱:mjjlch@163.com     豫ICP备13014459号